学术动态

学术散文
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散文> 正文

教师篇:“寻找我最喜爱的教师,打造卓越课堂”师生征文活动——学习赵炬明教授“以学生为中心”系列文章心得体会

作者: 时间:2022-10-19 点击数:

从2016年至今,赵炬明教授不断深耕“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课题,探讨了美国SC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以及脑科学和学习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启发,并以此为基础,贡献出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理念层面为一线教师指明了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向。赵教授的经典研究点燃了众多教师的科研热情,许多教师受益于赵教授的科研成果,面对教学中众多的问题和挑战,从不同角度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旅,我也是其中一员。

在认真研读过《打开黑箱:学习与发展的科学基础(上)》、《打开黑箱:学习与发展的科学基础(下)》、《聚焦设计:实践与方法(上)——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三》以及《关注学习效果:美国大学课程教学评价方法集锦》等文章后,我结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自己经常思考的 “如何设计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活动”以及“如何调动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等课题,写了两篇论文,目前均已公开发表。

赵炬明教授发表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两篇文章《打开黑箱:学习与发展的

科学基础(上)(下)》中提到,人脑细胞树突的成长条件是大脑的积极活动;人脑细胞构成的神经网络只有在经常使用时才会彼此相连,构建出新的神经环路,大脑因此得以发展。充分展示了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应用到大学生学习过程的可能性,从而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诸多启发。

我发现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许多同学由于基础较差,同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仅凭上课时的听讲,是很难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赵炬明教授的关于脑科学与大学生学习之间的关联研究让我想到:能否把大学英语的教与学活动和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结合起来,让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室拓展到课堂之外,营造出一个连续学习和语言应用的持续学习氛围。通过同伴互助学习的方式,学生把新学知识和技能不断与已有知识网络进行关联,并给他人讲授,在此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大脑神经网络的发展,最终大幅提升学习效果。

基于此研究假设,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不断尝试设计各种课内外学习活动,让同伴互助不再流于表面形式,而是通过设计多维度的同伴互助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组建学习团队、不断承担新的学习任务、勇于迎接新的挑战。同时,人脑的镜像神经系统是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的神经基础,这也构成大学英语同伴互助学习的重要依据。学生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反思同伴的表现及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受益。从而在互助互学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有了教学实践的基础,结合赵炬明教授的研究成果,我写了论文《脑科学与认知科学视域下的同伴互助大学英语学习研究》,并于2021年7月公开发表。在这篇论文中,我提到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同伴互助学习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大脑发展和认知模型建构,能够促进有效学习发生。在同伴互助学习条件下,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结成学习共同体,去探索、思考、学习和实践。在活动过程中,彼此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大脑潜能。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去自由选择喜欢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有利于形成个性化学习氛围。通过同伴互助学习,学生会在英语学习上有更多投入,从而促成自主学习和高效学习。在实践中,如果学生不理解同伴互助与自己学习目标之间的关联,或者教师指令不清楚、没有给需要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撑,都有可能会挫伤学生同伴互助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加强监督和反思,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动态调整同伴互助学习内容与形式,以期达成更优学习效果。

反向课程矩阵最初由美国大学提出,之后由赵炬明教授根据学法教法分开的原则做了调整。反向课程矩阵的设计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优先考虑学生的认知模式和学习效果,并且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这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提出的给学生提供多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让教学向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的要求相契合。编制反向课程矩阵的思考顺序应该是:具体目标先行,据此设计效果评价方法,根据具体目标和评价确定学法;在综合考量目标、评价和学法的基础上来设计教法,用以帮助学生学习;最后再考虑一般目标的措辞。其中,具体学习目标的设置参考布鲁姆认知法则,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基于反向课程矩阵设计的大学英语教学有别于传统英语课堂,它不再拘泥于教材,按部就班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和练习,而是由促成学习目标的系列学习活动来达成。反向课程矩阵强调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情绪,根据学生特点及认知心理来优化教学手段,使其主动参与学习;设置适当的脚手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多元任务,如:小组合作、同伴互教、小组及个人展示、评测;鼓励学生发挥最大潜力,以多元学习体验来优化学生大脑神经网络的发展,从而促成有效学习。

为了验证反向课程矩阵对大学英语授课的指导作用,我特意做了一学期的教学实验,选定平行班和实验班,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观察学生的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的表现,并一一做了对比。最终形成了一篇论文——《基于反向课程矩阵设计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通过教学实践与研究,我认为要想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大学英语学习体验和获得更优学习效果,在授课中,教师应以任务、项目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各种场景中应用语言,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学情,设计多元学习活动,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投入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高阶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学设计除了需要考虑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专注时长来调整讲解、练习与应用的比例外,更要关照到学生课外学习情况。我的研究结果也从实践的层面肯定了赵炬明教授的反向课程矩阵设计理念,认为从学习目标(语言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能力)出发,以预期的具体学习效果为导向的反向课程矩阵来设计的学法与教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促成有效学习。

对赵炬明教授的系列文章的学习,一方面给我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非常可贵的方向和思路;另一方面,也让我感觉到自己需要更加主动去汲取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专研经典,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理论应用在教学中,并在教学中勇于实践,以研促教;勤于反思,以教促研,最终达到教研相长的良性发展。

(通识教育学院 江莉)

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