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学术散文
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学术散文> 正文

新进教师分享 | 李易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高校教师的角色与挑战

作者:文化传媒学院 李易文 时间:2024-01-10 点击数:

李易文,西安欧亚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教师,陕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大众文化传播,主讲《移动信息传播》课程。


在日趋复杂和多样化的教育环境中,高校教师面临多重任务和真正进入职业角色的挑战。技术疾变的机遇与信息熵增的隐患促使高校青年教师重思专业知识、专业研究方法及研究逻辑在课堂内外的有效传递与沟通。当下知识与思维的双向传递过程演变中,在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效果评价以及课程思政方面应当不断做出与时俱进、符合定位的改变。根据近期培训课程内容及作者自身的实践及研究基础,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高校教师如何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及良好的工作效率完成教学和育人的任务。

一、定位圆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逻辑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知识及思想的传递通常是单向的,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的双向逻辑。毋庸置疑,教学活动中的“圆心”应当是学生。作为高校青年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学习经验出发锚定圆心,体察学生和社会需求,学会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讨论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和翻转课堂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获取轻而易举,教师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帮助“圆心”做出定位,定位“圆心”即引导学生获取海量知识讯息后的心态,促使学生以深入、审慎的态度面对“云上”的知识,在冗余海量的信息中建立相对理性的知识框架与技能应用。

二、智能之环:教育理念的改进与优化

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笔者认为“智能之环”成为教育理念中的有趣隐喻,意在用该词汇描述一个自我增强、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系统。这应当是一个综合了先进技术、人性关怀和教育哲学的全面体系,围绕“圆心”不断优化教育质量和效果。智能之环在此处不仅是指一个教育技术的集合,更是一个基于技术赋能条件下的完整教育理念系统。在这一现实与构想中,高校教师应结合个性关怀和更与时俱进的教育哲学,来达成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具备全面素养、批判性思维和道德责任感的“圆心”,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三、完整之圆:教育成果的多维循环探究

教育是一个循环、持续和全面的过程,在这一思考框架下,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目标或结果的追求,而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体验。这包括对“圆心”——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对“圆环”——技术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学校、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持续改进和完善。这种循环式考察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来理解和评价教育成果,从而更全面地把握教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考察也将不断推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朝着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的教育理念系统迈出坚实的步伐。

结语

通过定位圆心智能之环完整之圆这三个有力的隐喻,笔者也试图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梳理和解析。教育具有其内在复杂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可以为教师提供一种富有洞见的方法来审视和评估教育过程及成果,推动高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做出更加明智和有效的决策。此外,认识并实践这些理念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工作的满意度,也希望通过理念的践行,培养出更多具有全面素养、批判性思维和道德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手机版
Baidu
map